changgua
15611039483
services@ChangGuohua.com

Category: 感想

中英翻译 | 英中翻译 | 英汉翻译 | 汉英翻译 | 北京翻译 | CATTI | 本地化 | 翻译专家 | 资深翻译 | Beijing Translator | China Translator

2010 年国庆假期头三天

*这两天没事看看柳云龙、马苏主演的《大西南剿匪记》,22年前在《乌龙山剿匪记》(1988年)扮演钻山豹的申军谊这次重操旧业,出演老奸巨猾的土匪头子曹山豹。故事的焦点是土匪这边弟兄多么生猛,杀敌多么无畏,感情纠葛多么纷繁、复杂,看了几天没看出来是“剿匪记”,明明讴歌的是模范好土匪郑幺妹,表现的是土匪恢弘的剿共战绩!一个看点是:申军谊的女儿申奥在本剧中扮演共产党员骆一梅。

华文、华语、汉文、汉语、普通话、国文、国语、中文、中国语、中语?

假如要是有“中语”这个说法,今天的博文就没有灵感了。 近日,《重庆日报》有云:以“快乐汉语、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3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将于10月16日至30日在重庆举行。届时,来自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35个国家的160名优秀中学生和领队教师将来渝参赛。

我们的“东北帮”

[zenphotopress album=96 sort=random number=2] 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退休大学老师,名字叫林洁。在武汉待了几年。老公亨尼是荷兰人,是一位搞钢铁行业的专业人士。后来又在北京结识了一些谈得来的东北人,我是其中一个。她就倡议我们这些东北人轮流坐庄,定期聚会。

无题无题无题

我的博客现在更新频率越来越低,年初定下的多写这、多写那的目标现在看来肯定是实现不了了。原因无他,从十分麻烦的个人网站开始到十分方便的WordPress博客系统,我在网上经营的“自己的品牌”已经十多年了,现在已经到了在博客上“无话可说”的阶段了。放眼整个互联网,能像我一样把这个东西搞十年的人也不是很多。能“坚持”下来的也许都是我一个朋友所说的那种“矫情”的人。

写博客就是写自己、城市、时代和国家的历史

似水流年,时光荏苒。不记日记的习惯不好,年复一年地不记录下自己所思、所想、所做的习惯也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再轰轰烈烈、再惊心动魄的事情过后也会在时间的侵蚀下变得模糊不清。比如说,历史上一个“美丽的误会”:袁世凯。

日记一篇

看见了吧。我这个贱人是半夜爬起来写这无聊的日记的。自从被绑在公司这部战车上之后,即使够不上日理万机,也是难得闲暇的。在闲暇时,也不干正经的事情。看着自己这些年来买的一排排崭新的书,感觉离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也不知道我到底想干什么。千里迢迢的把他们请到我家,难道就是让它们无聊地站在书架上或者躺在床板底下不见天日不成?书们,我真的是对不起你们啊。我改,一定改!

博客和日记

写博客和写日记还是大不一样的。博客是写给自己和别人看的,日记就是写给自己看的。写给别人看的东西,会有顾虑,写的时候会“收敛”很多,不能畅所欲言。日记就不同了,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一是可以整理自己的思路,二是可以做个备忘录。日记上写的东西,可能过后就忘。不是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备忘”,日记即使起到这个作用也是极好的。

“人生旅途上罕见的先行者”

—记于京城九月飞雪日——一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但问题往往是,自己也不知道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昨晚在电视看了一部关于山口百惠的纪录片的后半部分,于是就又想到了“人生”这个大命题。

在秋老虎跑来的时候(续)

被字句大行其道—— 最近,新中国终于跟西方小弟学会了“以人为本”。最近的比如,中学的学生被反映说,“鲁迅的文章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于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中被剔除了一些鲁迅的作品,比如《药》和《为了忘却的纪念》。《药》讲的是革命者的鲜血被用来烤馒头治病,主题是国人的麻木;《为了忘却的纪念》讲的是政府大开杀戒,干掉了五个文学青年,主题是政府在河蟹社会建设方面的努力。这两个主题,再过二十年中学生大概其也应该能被看得懂的,能不能被看到希望就看他们长大之后了。

在秋老虎跑来的时候

*石家庄要改名,因为有人觉得它太土了。比如可以改成历史名城“正定”(我没听过)。河北一带古称燕赵(正解:其实它还包括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而正定有“正定城门”,于是有人建议石家庄改名“燕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