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记事
二月份的小尾巴就剩一个小时那个么长了,而且 2 月 29 日这个日子也是四年才能一遇的,我不能让它就这么过去。
首先:
紧盯方舟子、韩寒之争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中间写了一篇不疼不痒的《韩寒代笔门纷争终结》,写的时候本想条条分析、对比韩寒这个天才与普通人合二为一的怪胎身上有多少种矛盾,然后推导出自己的结论。写着写着发现,这厮就是和谐社会的一朵奇葩——他简直就是矛盾的本身和化身。我想描述他,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比较好,而且下了笔又不知道在哪里收比较好。想来想去,发现要说的没什么复杂的,不用那么大费周章,其实我只是想说:
人要相信逻辑,要相信常识,要相信人生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免受蛊惑,不被忽悠。
当然,这话是说给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正常”“人”听的,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正常”人或者“非正常人”乃至非人类是不懂的,他们听到了也等于没听到,所谓“充耳不闻”是也。
于是,无关的文字统统删除,就剩下了干干瘪瘪的《韩寒代笔门纷争终结》。
当然,我是心有不甘的。又过了几日,我又试着写了写,又没写成。这次可能是我太忙了吧,就像打酱油的群众说的那样:你有时间不能干点别的吗?对,我去干别的了。也可能我太懒了,新年定下的读书计划执行的都是三心二意的。何况这等闲事?
我看了不少倒韩同志们的一篇篇感情充沛、条缕清晰、文思泉涌、见解独到、气势磅礴的大作,自叹弗如。韩寒 14 岁时写的《杯中窥人》和 17 岁时写的《三重门》文字水平、人生感悟我已经比不上了,前两天在超市书摊的小学生作文秘籍里又悲哀地发现,10 岁小屁孩的作文水平也把我远远甩在后面了。这让我情何以堪?
没写成的我也不打算往下写了,就在这里贴点片段,给大家一点娱乐:
“作家”韩寒死了没有?
韩寒式私信体标准答案:虽然“作家”韩寒已经死了,而韩寒本人活得好好的,并且他那笔名曾叫“韩寒”老父亲韩仁均也精神矍铄着呢,但是不知道在哪个阴冷潮湿的角落里谋划着必然失败的反攻方矩阵的计划。
这个韩寒让我感到神龙见不首见尾,因为放眼五湖四海,而整个江湖也找不见第二个“人格”如此分裂的人,所以愈加让我觉得他神不可测。
……
要说起来,我也不比韩寒差啥。我虽然也只是念了初中,高中没上,会计中专就算是白学,现在算数都有困难,但我还是学会了吃饭的手艺——翻译。在京城闯荡了快十年了,苦是苦点儿,但也没白挨累。关于我的长相,我多次问过我媳妇,她每次都说:你很帅,非常帅。关于我的身高,我媳妇说,你不能再高了,再高就太完美了,我怎么能配得上你?关于这件事我也问过儿子。我问他,“爸爸高大吗?帅吗?”他答:“嗯。”为了确定这是他真实的想法,问了好几遍:“爸爸帅吗?高大吗?”他每次都回答:嗯。嗯。嗯。媳妇和儿子都这么评价我,我不信也得信了!哦,对了。忘了说了,我儿子这个月有一岁零三个月了。【我后面想呼应着说:一部分韩粉就像深深爱着韩寒的女人或者男人,恋爱中的人是看不到对方真实嘴脸的;另一部分韩粉就像一岁零三个月的小孩,就知道撒尿和泥,只知道一,二是啥,啥是二根本不知道。】
……
那个叫麦田的人,发了一篇什么《人造韩寒》,说韩寒就是一个假冒伪劣、包装豪华的草包“作家”,文章向来写不好,只会找人代笔。韩寒当时就怒了,悬赏两千万(在博客里这个两千万后面还写了一串阿拉伯数字,1后面七个0,以示郑重)和所有作品的所有版税,谁能证明他的作品里一行字乃至一个字不是他写的,就给,而且自己也不打算 活着看到自己的女儿长大成人。话音未落,韩寒在湖南卫视上的一次访谈里面以《男人帮》里顾小白的装扮、《潜伏》里余则成面对无知者无畏者姚晨时的可爱微笑说:“我又没有办法证明我没有团队,所以才开玩笑的,拿出了这个悬赏。”
这还不够,悬赏招来了方舟子这个业余揭露造假的专业人士的兴趣。他苦读韩寒早期、中期、晚期的作品,还有韩仁均写的回忆录《我的儿子韩寒》,津津有味地观看韩寒的所有采访视频,从中找到了确实让人有理由相信韩寒作品有人带笔的蛛丝马迹,然后把文本分析的文章发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韩寒登时又怒了,说方舟子这是“诽谤”,到上海市普陀区起诉方舟子,还捎带告了一个叫“刘明泽”的人。新闻一爆出,所有方韩之争的旁观者、双方助阵者一时议论纷纷:方舟子是被告不奇怪,这个“刘明泽”又是谁呢?麦田也不姓刘。原来,韩寒的超豪华律师团决定,为了确保起诉案件的管辖权在上海,就把这个人在上海、转发了几条黑韩帖子、瞎起哄的人当第二被告给告了。看来热闹真是不能瞎看啊,就因为人在上海就从众多的网友中脱颖而出成为韩少的尊贵被告。
这就好比上海滩别人捧又自封的功夫高手韩寒被一个叫方舟子太极拳拳师质疑武功其实不高。韩寒暴怒,公开摆擂,“你说我不行,上来比试比试?”方舟子说:“愿意切磋。”于是观众期待的巅峰对决轰轰烈烈地开场了。第一回合,几招试探下来,方舟子发现韩寒果然无甚脚力,根基不稳,招架毫无章法。才走了几圈,方随便抓住一个漏洞,轻轻使出一招“肘底看锤 ”,就把韩寒打翻在地,满脸是血。哨响,第一回合结束。韩寒跟老爸和教练商量:“这次惹错人了。这家伙果然不一般,虽然人到中年,头发不多,个子挺高,弱不禁风的样子,但他绵里藏针、以柔克刚,功夫了得。”韩爸有好主意,说:“乖,不慌、不怕。擂台上打不过他,不打不就完了。我们去报巡捕房,就告他打擂时故意伤害。”
……
网上有人想不明白韩寒为什么会去中国的法院告状,他原来不是说过“中国法院颠倒黑白”吗?”有高人点拨:“正因为中国法院颠倒黑白,他才去告方舟子的。”
……
打酱油的同志认为方寒之争实在聒噪太甚了,一点屁事没完没了,方舟子吃饱了撑得闲着没事干天天造谣生事。
这事儿有这么简单吗?
韩寒,一个不学无术,无德无能的人居然成了那么多人顶礼膜拜的“假”天才少年、“假”畅销书作家、“假”民主异议人士、“假”公共知识分子。是什么社会土壤造就了他这么一个怪胎?又是什么制度体系让他横行十余年畅通无阻?是造假、售假、买假、用假的“全现今中华”沃土和制度体系滋养了韩寒及其商业利益团队的一切。
韩寒本来是个情不自禁总说实话的老实人,却被亲爹送上通往神坛的路,又被坏人高高地绑在十字架上等着挨钉子,现在想下来也难了——因为他下来了,就要有坏人被钉在耻辱柱上了,这是他们万万不能答应的。
现在,方舟子们要拆掉他们的十字架,这现在进行时的“倒韩”和“挺韩”过程像极了台湾的选举——只因为不想要国民党,所以不管民进党怎么样贪腐都要继续投民进党的票。现在韩寒还可以像民进党一样脱胎换骨再战一场吗?
中国人总是佩服德国人的苛刻严谨、日本人的一丝不苟、美国人的自由民主。可是,等有机会苛刻严谨了,部分中国人就敷衍得得过且过了;等有机会一丝不苟了,部分中国人就不要脸地一丝不挂了;等弗雷德姆和德谟克拉西真要来的,部分中国人就只顾站队了。
韩寒,他根本就是一个矛盾对立、不可能“真”的存在。要同时证明两个命题才能证明韩寒为“真”:一、韩寒是天才;二、韩寒是普通人。但是,证明了第一个,就驳倒了第二个;证明了第二个,就驳倒了第一个。
比如,韩寒 16 岁开始用一年多时间写的《三重门》里面引用了《管锥编》、《淮南子》、《尚书》、《万历野获编》、《康河里的诗灵》、《西学与晚清思想的裂变》、《贺拉斯》、《流浪的人生》、《永州八记》、《论语》、《会通派如是说》、《从混浊到有序》、《形式逻辑学》、《搜神记》、《长恨歌》、《本 · 琼森与德拉蒙德的谈话录》、《心理结构及其心灵状态》、《论大卫 · 休谟的死》、《包法利夫人》、《左传》、《铁轨边的风》、《教学园地》、《镜花缘》、《佳人》、《美女赋》、《江南的水》、《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广阳杂记》、《数字化生存》、《闲情偶寄》、《出师表》、《三字经》、《李敖快意恩仇录》、《舌华录》、《西厢记》、《中国文学史》、《红楼梦》、《水浒传》、《四世同堂》、《史记》、《战国策》、《孙子兵法》、《说文解字》、《变形记》、《中国作家传》、《孟子、》、《西游记》、《聊斋志异》、《羊脂球》、《走出魔镜的钱钟书》、《肉蒲团》这些书的文字;涉及的人物包括王尔德、奥登曾、亚波拉、海德格尔、孔德、卡夫卡、格里高尔、萨姆沙、竺道生、栗良平、左拉、莫泊桑、福楼拜、张俊欧、亨利、托尔勒、为普里戈金、朱光潜、狄德罗、奥特加、范德萨、苏格拉底、雅典娜、戴望舒、彭祖、伯玉、柏原崇、江口洋介、董桥、唐寅、曹聚仁、李渔、杜牧、鲁迅、列子、曹植、杜甫、老子、钱钟书、吴宓、叶公超、李敖、胡适、韩非子、荀子、庄子、徐志摩、柳永、毛泽东、宋玉、韩愈、柳宗元、刘墉、墨子、林徽因、陈寅格、魏尔伦、李煜、尼采、郭沫若、墨索里尼、叔本华、马里内蒂、拿破仑、希特勒、居里夫人、瓦特、爱迪生、张海迪、孔子、梁实秋、柳亚子、孟德斯鸠、曾国藩、李百川、孔祥熙、慈禧、肖复兴、赫鲁晓夫、莎士比亚、江青、罗曼 · 罗兰、德、爱绿绮思、苏东坡、杨万里、邵稼轩。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在《三重门》里能对这些书和人的话和事信手拈来,撒豆成兵,落纸成章,《三重门》证明韩寒是天才无疑。
可是,就这样一个天才,却从来没有认真看过《红楼梦》,在初中时《围城》也看不明白,不久之前连大使馆和领事馆都分不清楚,能把姚文元穿越到延安整风时去清洗同志,居然认为“世界上本无‘名著’,一本破书读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名著’”。这难道就是《三重门》那个学识渊博、模拟人生经历惟妙惟肖的天才少年作家韩寒十几年后的模样?据韩寒说,他之所以当时能落笔成章、一气呵成后来却又无法恢复那时的写作能力都是因为一个神奇的“小本子”,上面摘记了那些人的文字和话语。我想知道,这个小本本是合成类固醇,还是万艾可,抑或是上帝之手?前后判若两人,有它没它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这两个韩寒如此不同,如同水火般不能相容!
就这么一个真假一目了然的事情和人,在它们面前叶公好龙般热爱“苛刻严谨”、“一丝不苟”、“自由民主”的部分中国人立刻就变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非不分”、“一丝不挂”、“不知羞耻”、“幼稚无知”、“思维狭隘”、“站队抬轿”。看看那些公知、母知、娱乐明星、舆论大 V 们的拙劣表现!
我不再相信什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部分群众的眼睛看东西是视而不见的,耳朵听声音也是充耳不闻的,这不是他们的眼睛或者耳朵出了毛病,而是猪油蒙了他们的良心,歹意横生;另外一部分必须由别人来帮他们看,帮他们听,因为他们连普通逻辑、简单常识、人生经验都无法相信,觉得不能理解;还有一部分群众眼睛确实是雪亮的,但他们懒得去看,也需要我这种“闲”极无聊的人哼哼教导他们。
其次,经过过年七天假期的软磨硬泡,老婆大人终于同意我再买一个奢侈品——平板电脑。虽然没有用过苹果的手机和电脑产品,但总觉得它们又贵用着又麻烦——比如盗版软件少、免费应用少、要越狱。于是我买了一部摩托罗拉的 Xoom,到现在为止,我就用它看过网页、上过微博、看场电影、看了几页我自己复制的“书”。它明明就是个大手机,我也只把它用作大手机。它比手机强很多,又比真正的电脑差很多,就是这么一个上下不靠的中间产品。我是可怜又可恨的小白鼠。
又次,我儿子这个月满一岁零三个月了。他现在越来越好玩,越来越可爱,很快就要开始正式学说话了。他经常让我回忆起我小时候——很多东西都能让我回忆起小时候,比如食物的味道、闻到的气味、看过的《鼹鼠的故事》等等,他醒着的时候,几乎没有一刻是安静的,家里的几间屋子就是他最初的天地,哪里乱、哪里热闹他就去哪,一会给我的电脑开机关机,一会把电话的免提打开下自己一跳,一会没看住就撒完尿用手在地上又拍又画。当然,我做过的这类事情是不可能记得的,只能我的爸妈来告诉我。比如,我有一次自己在家,闲着无聊,就把家里的面袋打开,用碗把面铺在地上。等妈妈一回来,知道自己在作妖儿,于是提前哇哇大哭。我记得的是比他要大几岁,上小学的时候。那时的课本上、画报上画的小男孩就是我儿子现在这样:大脑袋,头上没留几根毛,自顾自地玩自己的游戏。
写完了。
No Responses
韩寒无法引用《管锥编》、《淮南子》、《尚书》、《万历野获编》、《康河里的诗灵》、《西学与晚清思想的裂变》、《贺拉斯》、《流浪的人生》、《永州八记》、《论语》、《会通派如是说》、《从混浊到有序》、《形式逻辑学》、《搜神记》、《长恨歌》、《本 · 琼森与德拉蒙德的谈话录》、《心理结构及其心灵状态》、《论大卫 · 休谟的死》、《包法利夫人》、《左传》、《铁轨边的风》、《教学园地》、《镜花缘》、《佳人》、《美女赋》、《江南的水》、《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广阳杂记》、《数字化生存》、《闲情偶寄》、《出师表》、《三字经》、《李敖快意恩仇录》、《舌华录》、《西厢记》、《中国文学史》、《红楼梦》、《水浒传》、《四世同堂》、《史记》、《战国策》、《孙子兵法》、《说文解字》、《变形记》、《中国作家传》、《孟子、》、《西游记》、《聊斋志异》、《羊脂球》、《走出魔镜的钱钟书》、《肉蒲团》这些书的文字;涉及的人物包括王尔德、奥登曾、亚波拉、海德格尔、孔德、卡夫卡、格里高尔、萨姆沙、竺道生、栗良平、左拉、莫泊桑、福楼拜、张俊欧、亨利、托尔勒、为普里戈金、朱光潜、狄德罗、奥特加、范德萨、苏格拉底、雅典娜、戴望舒、彭祖、伯玉、柏原崇、江口洋介、董桥、唐寅、曹聚仁、李渔、杜牧、鲁迅、列子、曹植、杜甫、老子、钱钟书、吴宓、叶公超、李敖、胡适、韩非子、荀子、庄子、徐志摩、柳永、毛泽东、宋玉、韩愈、柳宗元、刘墉、墨子、林徽因、陈寅格、魏尔伦、李煜、尼采、郭沫若、墨索里尼、叔本华、马里内蒂、拿破仑、希特勒、居里夫人、瓦特、爱迪生、张海迪、孔子、梁实秋、柳亚子、孟德斯鸠、曾国藩、李百川、孔祥熙、慈禧、肖复兴、赫鲁晓夫、莎士比亚、江青、罗曼 · 罗兰、德、爱绿绮思、苏东坡、杨万里、邵稼轩……他爹就能引用?他爹就这么厉害?
假如是他爹,这个要去问他。反正不学无术的韩寒是万万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