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gua
15611039483
services@ChangGuohua.com

Author: Chang Guohua

中英翻译 | 英中翻译 | 英汉翻译 | 汉英翻译 | 北京翻译 | CATTI | 本地化 | 翻译专家 | 资深翻译 | Beijing Translator | China Translator

译文示例:北语翻译赛汉译英 “中国的士大夫与民本思想”

第一部分:活龙版译文 原文:中国的士大夫与民本思想 译文:Scholar-officials and people-based thought in China 原文:翻开历史我们会看到,中国历史上充满了残酷的压迫、剥削、残杀,但是欧洲也一样。我们没有公民概念,但是有所谓民本思想。人民生活的保障,不是通过伸张权利,而是通过例如官员和士人为民请命诸如此类。 译文:In examining history, we can see that China has a past full of cruel oppressions, exploitations and killings, just as Europe does. In ancient China, there was no such concept as “citizenship”, just min ben si xiang (“people-based thought”). The life of the people was safeguarded…
Read more

Get rid of the senseless “senseless violence”

It’s said that English as a language of the scientific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more developed world is more logical and accurate than Chinese. But I always argue that it’s not the languages but the people who use them that make them appear so. Actually, languages are by definition not so logical and accurate as some people…
Read more

从 spirit 和 civilization 和“精神”、“文明”含义基本对等谈学英语必须要勤查好词典

学英语要勤查好的英语词典,这是本博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了。词典是从古到今不知道多少代词汇、词典、语言专家根据大量材料、符合专业标准的方法以及专业的态度精心打造出来的。因此,要想知道一个词或者字是什么意思,首先要做的是吸收以往专家的研究成果——直接去查阅各种高质量词典,而不是凭可能并不确切的印象、并不广泛的经验或者极为有限的资料想当然地“觉得”某个词或者词“应该”是什么意思。毛主席 80 多年前就说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还说过“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微博英语与翻译学习笔记(2014 年 1 月)

1. “摊大饼式城市发展”(urban sprawl) 摊大饼至少在电视上见过:把面放在锅里,用擀面杖一类的东西一转,大饼出来了。北京街头的煎饼果子也是同样的摊法。 我们一般理解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是指以某一点为圆心,一圈一圈的向外发展。北京从紫禁城、二环、三环一直到七环(京津冀环线高速公路)的城市扩张方式就是罕见的超级摊大饼。我认为,这种摊大饼的本质是无序,没有长远和系统的规划,是中国人对这种城市发展方式的形象描述。英文中表示城市无序发展的词是:urban sprawl。 urban sprawl: the uncontrolled expansion of urban areas (SOED)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转】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作前车之鉴。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转】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 面,地道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全非。

胡适:怎样读书【转】

我们平时读书的时候,所感到的有三个问题:一、要读什么书;二、读书的功用;三、读书的方法。

胡适:为什么读书【转】

读书是快乐的,为什么呢?因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而,我们如果推论为什么要读书起来,那可有三点:第一,因为书本是学问、智识、经验之记录,人类之遗产,读书就是要接受这部遗产,来做基础,再去发挥而光大之。第二,因为要读书而读书,人类是必要读书的,是有读书之必要的,所以才去读书;而且要读书,只有去读书,读书愈多,则所能读的书愈多。为要读书所以读书,为要多读书所以多读书。第三,因为要解决我们的困难所以要读书。读了书是能够替我们解决目前的困难,应付环境,和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所以要读书。

中华书局布脊精装《史记(修订本)》

早买过一套繁体竖排的中华书局绿皮平装《史记》,试着读过几次,但被那么多不认识的繁体字和词汇古义给吓退了。这个月,中华书局隆重推出修订版的《史记》,是在50年前顾颉刚等人整理的《史记》点校本基础之上又进行了修订的版本。中华书局这次的营销声势浩大,让我这个买书胜过读书的读书人蠢蠢欲动。耐着性子等了十来天,终于等到京东优惠,于是出手拿下。

读书学单词琐记

学英语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原版英语材料里面学——即观察英语实际是如何使用的,而不是想当然地自己编造,或者参照有可能“不足为训”的中译英材料或者中国人自己写的英语材料。这是一点一滴汇聚成汪洋大海的方法。虽然看着有点笨,但这种“捡宝”的方法却是最有效的。想想看,古人不是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吗? 下面几个词是我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珍宝”,写在这里既是献出来与大家分享,也是自己做做笔记,促进学习,省得以后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