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1103 9483
guo@hua.digital

Category: 资料

翻译,不止于翻译 | 翻译活龙活现

“学好英语、做好翻译”系列 第 6 部分 克服不良欧化中文的顽疾

用读书克服不良欧化中文问题 在翻译时出现“欧化”,与其说是翻译问题,不如说是译者的中文能力和态度问题。现代汉语书面语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成熟了,它以经过提炼的普通话为基础,把口头无法有效表达的意思用接近口语、朗朗上口的书面方式表达出来,并符合书面语用词精审、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同时吸收传统书面语的养分。这种书面语的写作技能只有经过大量阅读、严格训练才可能掌握。阅读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好英语、做好翻译”系列 第 5 部分 读书与知识、经验和智慧

读书可以学知识、经验和智慧。书是不知疲倦、极有耐心的智者,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没人能始终陪伴我们,但书却可以。只要我们去认真读书,不用蹉跎岁月,也可以获得这些学问、知识、经验和智慧。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不容忽视,更不容轻视。 而对于读书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古人则早已一语道破天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若想“薄发”,必先“厚积”。翻译也是一种写作,只要我们读得够多,就会写得够好。

“学好英语、做好翻译”系列 第 4 部分 工具书与网络资源

工具书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英语和翻译想学好,工具书是必备的。工具书与其它书籍的一大不同是知识含量密集,每本都是宝库。不用到各种材料里面去费力搜寻,一本好的工具书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而且,现在很多工具书都有软件版或者网络版,查阅起来更是省心、省力。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词典等工具书就是我们学习英语和翻译的“利器”。既然是“工具”,那就在只有“为我所用”而且运用得法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最好的作用。首先,要充分重视工具书,不能因为现在是前所未有的“网络时代”而自视高“前人”一等,从而轻视或者忽视词典等工具书的重要价值。知识有新旧,但智慧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从以传统方法编写工具书到采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收集资料、编写新世纪的工具书是时代的进步,但编写的基本理念与思路和相关人员的素质是相同的,比如都基于相当数量的原始语料、词条释义撰写的原则、辞书编辑者的认真工作态度与学识等等。

“学好英语、做好翻译”系列 第 3 部分 翻译怎么做

英译汉当中的“三大步,三小步” “三大步”分别是“理解”、“转换”与“写作”。 “理解”就是读懂英文的意思,表面的和隐含的两层意思都要明白。整个过程也分为三步。第一步,不但要明白作者原话说了什么,还要知道作者的、用意、目的和意图。这个就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和“言外之意”中的“意”。如果知道了这些,译者还能更进一步,可以看出作者哪里词不达意,哪里可以帮他改进,更可以把这一步骤所取得的“成果”用到“写作”中去。第二步,要弄清与英文内容相关的全部背景知识,包括主题的专业知识。第三步,要明白原文字面的意思(即“书”),还要读懂每个英文词的字面含义,并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意义和整篇内容的意义。

“学好英语、做好翻译”系列 第 2 部分 翻译漫谈

什么是翻译? 《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牛津词典》、《韦氏词典》对“翻译”或者“translate”的释义类似,都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个定义看起来够简单了,但其实并非如此。 就这个解释来说,需要再明确的有三个问题: 什么是“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 什么是“另一种语言文字”? 什么是“表达出来”?

“学好英语、做好翻译”系列 第 1 部分 英语漫谈

学好英语的好处 学好英语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多多。夸张一点说,一个人要是学会了英语,会发现自己的天地和舞台大了很多,机会多了很多,就跟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开车一样,突然之间发现了自己以前从没有发现到也无从知晓的风景。

话说语言中的“比较”与用法选择:甲比乙大 3 倍是什么意思?

世间万物尺寸有大有小、数量有多有少、程度有高有低,于是就有了比较。比如,甲比乙大 6 岁,甲比乙大 3 倍。“甲比乙大 6 岁”不会有误解,它的意思是甲比乙早出生 6 年。但“甲比乙大 3 倍”就容易有误解了。有人认为它的意思是“甲三倍于乙”,也有人认为是“甲四倍于乙”。

对《张教主细评@翻译活龙活现的‘中国的士大夫与民本思想’译文》的回应

下文中,《两篇译文的比较和一些讨论》一文原文以灰色字显示,我所做的“回应”是针对原文中“点评”部分的,以深棕色显示。如要阅读我对获奖译文和原文的评论,请阅另一篇博文《译文示例:北语翻译赛汉译英 “中国的士大夫与民本思想”》的“第三部分”。下文中,如果有的“点评”没有“回应”,则表示我赞同原文作者的意见或者暂无意见。 张教主细评@翻译活龙活现的‘中国的士大夫与民本思想’译文 英语同传张伟-同传通天教主评语: 1.@翻译活龙活现的‘中国的士大夫与民本思想’译文只能算是中上等,但翻译腔熏八百里,中国味浓三千仞。他说桑秋波的译文“今天在微博上读到今年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翻译比赛的中译英一等奖译文,惊诧于原文拖沓、不严谨(不再另行考据,因为主题内容实在不是我这个外行一天两天能研究明白的)和译文浓浓的中文味和异国情调。”大错特错。不怕学术批评者有文化,而怕学术批评者自以为是,打击高水平译文。翻译活龙活现的译文,只是中上等的译文。而桑秋波的译文,虽然有点小瑕疵,但是上上等。 回应:………………

对《两篇译文的比较和一些讨论》的回应

下文中,《两篇译文的比较和一些讨论》一文原文以灰色字显示,我所做的“回应”是针对原文中“点评”部分的,以深棕色显示。如要阅读我对获奖译文和原文的评论,请阅另一篇博文《译文示例:北语翻译赛汉译英 “中国的士大夫与民本思想”》的“第三部分”。下文中,如果有的“点评”没有“回应”,则表示我赞同原文作者的意见或者暂无意见。

译文示例:北语翻译赛汉译英 “中国的士大夫与民本思想”

第一部分:活龙版译文 原文:中国的士大夫与民本思想 译文:Scholar-officials and people-based thought in China 原文:翻开历史我们会看到,中国历史上充满了残酷的压迫、剥削、残杀,但是欧洲也一样。我们没有公民概念,但是有所谓民本思想。人民生活的保障,不是通过伸张权利,而是通过例如官员和士人为民请命诸如此类。 译文:In examining history, we can see that China has a past full of cruel oppressions, exploitations and killings, just as Europe does. In ancient China, there was no such concept as “citizenship”, just min ben si xiang (“people-based thought”). The life of the people was safeguarded…
Read more